造字法:会义
参考链接: 页 擅
页族
亶,既是声旁也是形旁,“儃”的省略,表示徊转、打转。顫,篆文(即“儃”,徊转、打转)(頁,头),表示头部抖动。造字本义:动词,头部因神经受过分刺激而发抖。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,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。简体楷书依据类推简化规则,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简写成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顫,頭不正也。从頁,亶聲。
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颤,头部抖动不定。字形采用“页”作边旁,采用“亶”作声旁。
为什么没有亶字的象形解释呢?很需要
【兢[jīng]】,本意是小心,谨慎,也是象形字,金文字形,象二人头顶重物形。头上戴着重物,故常戒惕小心。 〔兢兢〕小心,谨慎,如“兢兢业业”、“战战兢兢”=( 颤颤兢兢,《现代汉语规范词典》废弃此词,但“颤”的含义表达“(积极)心理刺激”而颤抖,非害怕。) 兢兢业业[jīng jīng yè yè] 兢兢:形容小心谨慎;业业:畏惧的样子。形容做事谨慎、勤恳。 [出处] 《诗经·大雅·云汉》:“早既大甚;则不可推。兢兢业业;如霆如雷 战战兢兢 [zhàn zhàn jīng jīng] [释义] 战战:恐惧的样子;兢兢:小心谨慎的样子。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。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。 [出处] 《诗经·小雅·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;如临深渊;如履薄冰。”
“颤栗”还是“战栗”? 颤[chàn] [zhàn]: [chàn]物体振动。 [zhàn]:同“战” 颤栗[zhàn lì]1.颤抖哆嗦,也作“战栗” 2.同“战栗” “颤栗”是指通过外在环境影响产生的(积极)心理刺激。 战栗[zhàn lì] 战抖 侧重于表示外在环境影响产生的(消极)心理刺激。 然而,《现代汉语规范词典》将“战栗”列为推荐词形,“颤栗”列为不规范词形,并做特意说明:(1)“战栗”不要写作“颤栗”;(2)“颤栗”的“颤”字现在一般写作“战”。 推测其意,不外有三点:第一,古代著作使用“战栗”的频率高;第二,义项范围“战栗”比“颤栗”更大;第三,遵循汉语言文字简化的规律,“颤”字笔画较“战”复杂,不利于书写简便。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892e67b801011ko3.html 陈永泉
这个网站关注了好几年了。棒棒哒~不过复制下去的字形,放大总是模糊~
1、 改版后的象形字典网将在2019年12月初上线,收字范围从旧版的3200字头扩展到7500字头,网页质量有明显
提高,用户的互动功能得到极大的加强。
2、 新版象形网实行付费会员制(将来还会回到免费状态,具体时间不确定),非注册会员将不能自由浏览全站网
页,每天只能自由浏览非字头内容页、及有限浏览字头内容页。
3、 新版象形网在收费的同时,也以制度化、透明化的奖金形式,奖励用户各种形式的支持和贡献。
2019-11-21 象形字典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