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字法:象形(“丁”是“钉”的本字)
参考链接: 钉 凿 父 个
工族
“丁”是“钉”的本字。丁,甲骨文像平放的竹木契子即竹钉或木钉。甲骨文像竹钉或木钉的竖立形状。甲骨文像竹钉或木钉的方形的顶部。金文画出钉针和钉盖的完整形状。有的金文、像钉盖向上突起。篆文将金文字形中向上突起的钉盖写成“人”形,同时突出了钉针的柱形,字形与“个”相似。造字本义:名词,竹木或金属制成的顶宽足尖的契子。隶书将篆文字形中顶部的钉盖写成一横。当“丁”的“契子”本义消失后,再加“金”另造“钉”代替。古人称持斧开凿者为“父”,称带着满筐刀具者为“匠”,称从事建筑劳役者为“丁”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附一 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:丁,夏時萬物皆丁實。象形。丁承丙,象人心。凡丁之屬皆从丁。
附二 白话版《说文解字》:丁,夏日万物都壮实。是象形字。在天干顺序中,丁承续丙,字形像人心。所有与丁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丁”作边旁。
①本义,名词:竹木或金属制成的顶宽足尖的契子。 丁字形 丁是丁,卯是卯 / 一丁点 一丁丁 目不识丁
丁,钻也。象形。今俗以钉为之,其质用金或竹,若木。——《说文》 ②名词:从事建筑等劳役的男子。 丁役 / 成丁 男丁 壮丁 无何天宝大征兵,户有三丁点一丁。——唐 • 白居易《新丰折臂翁》 ③名词:人,人口。 丁册 丁口 / 人丁 园丁 人丁兴旺 里胥猾黠,假此科敛丁口。——《聊斋志异 • 促织》 ④名词:细丝,小块。 / 布丁 补丁 鸡丁 肉丁 黄瓜丁 ⑤拟声词:敲击钉子发出的声音(后作“叮”)。 丁当声 丁丁当当 丁丁作响 伐木丁丁。——《诗 • 小雅 • 伐木》 ⑥序数词:天干的第四位,配合地支用以纪时。 丁卯年 甲乙丙丁 夏,四月,丁未,公及郑伯盟于越。——《春秋》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。——宋 • 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“丁”应是“顶”的本字。它最原始的字型“口”,是屋顶天窗的象形,会意“头顶的方位”之义。它的小篆和楷书字型“丁”是中央柱/独木梯上抵屋顶的象形(有时中央柱也兼做独木梯),会意“顶”的第二个含义:支撑或抵住之义。 这两个字型,一个是仰视的视角,一个是平视的视角,其对象是同一个。字型演变过程从“口”变为“丁”,是为了避免与“口”的其他含义相混淆,而改用了与其同义的“丁”的字型。对明了造字逻辑的古人来说,这种变化合理而且自然。 “丁”也有“强壮”和青壮年男子的含义,比如“五丁力士”、“身气丁强”、“去时冠剑是丁年”等等例子。这是因为用来做独木梯或者中央柱的,是一根高大结实的圆木。另外,它们都深插入地面以求稳固,所以又有“钉”这个分化出来的引申含义。
甲骨文,口,为丁,是不是可以理解为,人丁,多了一张口,即家里多了一个人,人口,人丁。
金文的一个酷似箭头,这我居然没想到。
甲骨文里的丁就是块状物,萝卜丁,肉丁,可能和钉子的钉从上古就混淆了
1、 改版后的象形字典网将在2019年12月初上线,收字范围从旧版的3200字头扩展到7500字头,网页质量有明显
提高,用户的互动功能得到极大的加强。
2、 新版象形网实行付费会员制(将来还会回到免费状态,具体时间不确定),非注册会员将不能自由浏览全站网
页,每天只能自由浏览非字头内容页、及有限浏览字头内容页。
3、 新版象形网在收费的同时,也以制度化、透明化的奖金形式,奖励用户各种形式的支持和贡献。
2019-11-21 象形字典网